提交成功!
我们已收到您的反馈,感谢填写
提交失败!
检查网络是否正常,请重新提交
在即墨古城里,那鲜艳的瓦片,在这北方的冬季里格外显眼。
这座古城,新的有些特别,却也很有味道。
“即墨”是胶东半岛上的一个古老的地名,它载荷着丰富而沉重的历史内容。“即墨”之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策》、《国语》、《史记》等历史典籍中,因古城坐落在墨水河之滨而得名。即墨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厚的积淀,有太重的背负。即便是“即墨”这个名字,也引人遐思。
战国时期,即墨已巍然屹立在齐国的东方,与西面的临淄遥相对峙,并夸富饶。即墨大夫的辉煌业绩,齐威王的惊人“一鸣”,使即墨之名昭彰天下;田单借此一座孤城,巧用火牛阵大破燕军,又进一步提高了即墨的知名度。秦一统天下,实行“郡县制”,即墨始定为县。
不管它过去,经历了多少沧桑
今天,它是一个新的开始
从天空洒下的阳光,是温暖的
不夹带一丝微风,只是纯粹的阳光
落叶随处飘散,看见的是古老的气息
落叶颜色有很多,红的,绿的,金黄色的。。。
和这里的建筑色系,很相衬
不带一丝落寞,反倒给它带来了生气
据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记载,明清即墨境内各种牌坊多达113座,其中即墨县城内外48座,大部分集中在县衙前的丁字街上,多为功德坊。
据历史老照片和文字记载,即墨古城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阳石雕传承人刘红立团队,建造了山海名邦坊、恩宠宪臣坊、总督三边坊、四世一品坊、亚魁坊、父子御史坊、世步青云坊、湖广总督坊、齐王田横坊、琅琊王氏祖脉坊等18座牌坊。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两千多年来一直被人们推崇传承。记者日前从即墨古城片区规划建设指挥部了解到,始建于元代的即墨文庙,被毁于战火近百年后又重新 “复活”。
“从孔子诞生之地取来的圣土圣水,代表的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信仰。而即墨文庙的复建,也将成为传统文化的承载之地。”
“青岛之源、文化聚落、时尚之都”区域文化承载地。即墨自古就有尊崇、供奉至圣先师的传统,即墨古城文庙开庙以后,将作为举办孔子祭祀典礼、成人礼、开笔礼等传统仪式的场所,将传承了几千年的儒学精髓继承和发扬起来,续衍中华民族“文明古国,礼义之邦”的辉煌与灿烂。
孔庙,又称文庙,是纪念和祭祀孔子的庙宇。唐代封孔子为文宣王,故称“文宣王庙”,并在各州、县立庙。明清时代,全国几乎各大小县城都建孔庙。即墨孔庙始建于元代,当时庙宇规模很小,到明朝嘉靖年间,即墨城倡导尊孔的各界名流,集资重修孔庙,重修后,占地面积约三亩。
城墙上吹来的风,有些寒冷
俯视古城里的一切,层层叠叠的
灰色的屋顶,金黄色的瓦片,蓝色的屋檐
冬日暖阳里,欢迎走进这座让人流连忘返的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