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
我们已收到您的反馈,感谢填写
提交失败!
检查网络是否正常,请重新提交
12月27日,即墨古城大讲堂在即墨古城学宫明伦堂开讲,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者葛剑雄,以“地域文化的魅力和前景”为主题,从概念、特点、产生原因、价值和前景五个方面对地域文化进行了丰富生动的阐述。
中国地域文化的丰富魅力在葛剑雄逻辑清晰、实例生动的阐述中徐徐展现,近300位听众共享这场文化盛宴,接受精神文化洗礼,两个小时的讲座令人意犹未尽。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基于其鲜明的时代气息,更来源于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葛剑雄以即墨文化举例解释什么是地域文化,“最能体现即墨空间范围特点的文化类型,就是即墨地域文化。”
葛剑雄讲到,司马迁在他的《史记》里面引用了当时的一个谚语——“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可见中国人对于地域文化的自觉与关注可以追溯到比司马迁所在时代更加久远的年代。“风”是一种流行,是多变的;“俗”即习俗、习惯,比较稳定。二者不同之处在于,小范围的变化是“风”,大范围的变化是“俗”,而“俗”时间久了就成了传统。一种地域文化能不能沉淀下来成为传统,在于其本身的内容和价值。
地域文化的特点,体现在方言、饮食、民居、婚丧节庆、民间信仰等各个方面。葛剑雄举出丰富例证论述,比如福建沿海信奉妈祖,沪、越、绍、昆等各个地方剧种的出现等等,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在即墨大地流传至今的国家级“非遗”柳腔、即墨大鼓书等,正是即墨地域文化的优秀代表。
“地域文化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体现了中国文化伟大的生命力。”葛剑雄强调地域文化的意义,在于它更真实的反映了中国文化、特别是民间底层的实际,更适合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在他看来,要建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就需要有大家共同接受的文化,需要相互借鉴对方的文明。优秀的地域文化,是能够承担这个使命的。”
古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谈到即墨的地域文化时,葛剑雄表示,即墨很多本土文化,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是因为适应了本地自然人文环境。我们对待精神文化,最好的办法是先保存下来,不要轻易毁掉。对那些还分不清楚精华糟粕的,就先尽可能保存,不要听任它自然消亡。到今天,本土文化必然会面临不少挑战。我们要靠“自觉保存”“积极保存”等方式保护物质或精神层面的,特别是优先保存濒危、很难“自然保存”的本土文化。
精彩的讲座发人深思,也为未来指明方向。随后的问答环节中,葛剑雄为现场听众答疑解惑。在即墨古城规划建设过程中,葛剑雄曾提出诸多宝贵意见,至今三访古城,见证了古城“再造”过程。谈及即墨古城在地域文化的挖掘、传承、发扬等方面如何作为,葛剑雄为古城“人车分流”点赞,并特别强调,“传承传统地域文化,是为现代生活服务,要分清精华糟粕,使其转化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形式。”
葛剑雄欣然为即墨古城题字“文化长存,古城常新”
在如何看待国外节庆的问题上,葛剑雄表示,文化自信是对传统文化、本土文化、地域文化的自信。对待国外节庆,需要考虑的不是如何抵制“洋节”,而是如何让自己的传统节庆融入时代的信仰和精神理念,使其更有生命力、影响力、吸引力。
葛剑雄表示,要挖掘地方文化,弘扬地方文化的优势,就得找到具体的指标、措施,而不是停留在一般的赞美或者批判上,这是没有作用的。即墨有着2500多年历史,要延续这个历史,让即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古城历史遗产的同时,又能够传承本土文化精髓,开拓“文化即墨”的品牌效应,以期在未来地域文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摄影:姜兆荣 李视浩 王军)